共 26 条
制度变迁与草地退化的关联性分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7
作者:
马梅
[1
]
乔光华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畜牧业经济重点研究基地
来源: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草地退化;
草畜双承包;
关联性分析;
锡林郭勒盟;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5.012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草地制度变迁进行系统梳理,采用锡林郭勒盟1981-2013年数据,分析其草地退化的演化轨迹,探究草地退化与产权制度和政策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从1978-2000年,锡林郭勒盟牲畜数量持续增加,牧民收入大幅提高,然而草地退化面积增加,牧草质量下降,退化问题严重,这主要由于草畜承包时间上的错位及草地公有与牲畜私有产权之间的矛盾造成;从2000-2010年,退化面积下降,退化态势得到遏制和扭转,但由于"草畜平衡"测定标准的局限性及禁牧补贴偏低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2011年至今,退化总体趋势得到遏制,且区域整体呈好转态势,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存在禁牧周期短、补助标准固定化的缺陷。草地退化与产权制度和政策有极强的关联性,针对各阶段草地制度与政策的缺陷,结合国内外草地治理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制定草地承包制度期限的长期性;建立基于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最优的"草畜平衡"制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的长期性;加大生态补贴力度,并建立动态性和市场化的补贴标准;以及提高草地政策的监督管理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03 / 81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