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体质学说

被引:30
作者
阮剑虹
沈晓红
高成璐
高月求
蒋健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药理科
关键词
中医体质; 综述;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08.06.20.ruanjh.012
中图分类号
R2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正>从秦汉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体质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并对中医体质进行研究。而近30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创立了现代中医体质学说,使中医体质理论更趋完善和充实。但是,中医体质学说仍有许多的问题尚未统一,包括体质的定义、体质的分类、体质与证的区别等[1]。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关于母婴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J].
王济生 ;
李云端 ;
崔剑平 ;
李建广 .
中医药学刊 , 2006, (11) :2100-2101
[2]   中医体质研究刍议 [J].
龚海洋 ;
樊永平 .
中医药学报, 2005, (05) :7-9
[3]   中医体质学说实验研究进展 [J].
陈兰羽 ;
姚乃礼 ;
刘绍能 .
新中医, 2005, (08) :90-92
[5]   体质学说与仲景桂枝汤证 [J].
陈辉 ;
陶汉华 .
中医药学刊, 2005, (04) :675-677
[6]   体质与证候的关系及临床创新思维 [J].
王琦 ;
高京宏 .
中医药学刊, 2005, (03) :389-392
[7]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J].
龚海洋 ;
张惠敏 ;
高京宏 ;
刘保兴 .
中医药学刊, 2004, (02) :300-301
[8]   评匡调元教授《人体体质学》的原创性研究 [J].
郑洪新 .
中医药学刊, 2003, (10) :1615-1616
[9]   对中医体质理论应用的几点思考 [J].
沈梅 .
医学与哲学, 2003, (03) :58-58
[10]   中医体质学说应用述要 [J].
孙理军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2)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