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察权性质的复合式解读

被引:8
作者
谢佑平 [1 ,2 ]
燕星宇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
[3]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检察权; 司法权; 行政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3 [检察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我国检察权性质的争论主要有四种观点:检察权是行政权,检察机关是行政机关;检察权是司法权,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检察权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双重属性;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考察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必须从多维的角度进行,从行政和司法的角度论证我国检察权的性质。所以,在阐释检察机关的权力来源时,可以概括称之为检察权;在讨论检察机关的独立性时,应当称之为司法权;在研究检察机关的功能及其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关系时,应当称之为法律监督机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本质主义法学、法律监督理论与检察权本质 [J].
程雪阳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 (05) :84-89
[2]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7, (02) :108-131
[4]   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 [J].
孙笑侠 .
法学研究, 2002, (06) :38-52
[5]   检察权的性质与“检警一体化”理论试析 [J].
彭勃 .
当代法学, 2002, (08) :142-147
[6]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 [J].
陈卫东 .
法学研究, 2002, (02) :3-19
[7]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J].
郭湛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3) :32-38
[8]   论检察权的性质 [J].
谢鹏程 .
法学, 2000, (02) :15-18
[9]   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 [J].
龙宗智 .
法学, 1999, (10) :2-7+22
[10]  
一个尚未完成的机关[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万毅,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