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

被引:75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杨凌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黄土区; 荒草地; 裸地; 土壤水分; 循环;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52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人工、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年(天然降雨条件),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化划分为4层.丰水年(人工降雨条件),由于持续降雨入渗和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且表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明显降低.与裸地相比,荒草地土壤水分循环深度和强度加剧,表现为活跃层、次活跃层深度和蒸散量增大.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散过程的影响,尤其是浅层,而深层具有相对滞后性.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可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如春季失墒期、夏秋增失交替期和冬季相对稳定期.干旱年,土壤水分收支负平衡,入渗雨量全为蒸发蒸腾所消耗;丰水年,土壤水分收支正平衡,但入渗雨量的大部分(>80%)为强烈蒸发蒸腾所消耗.
引用
收藏
页码:1853 / 18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张兴昌 ;
王克林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5-8
[2]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的生产力与水分关系研究 [J].
魏宇昆 ;
梁宗锁 ;
崔浪军 ;
韩蕊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195-200
[3]   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413-420
[4]   中子仪的标定及其在坡地土壤水分测量中的应用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2) :68-71+76
[5]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李洪建 ;
王孟本 ;
柴宝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515-519
[6]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J].
陈洪松 ;
郝明德 ;
宋孝玉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1) :92-94
[7]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8]   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04-411
[9]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 [J].
王军 ;
傅伯杰 ;
邱扬 ;
陈利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6) :521-524
[1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71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