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

被引:7
作者
车亮亮 [1 ,2 ]
韩雪 [2 ]
秦晓楠 [1 ]
武春友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煤炭流动;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理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如何引导煤炭资源在区际间达到合理的配置,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是保持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考察我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情况,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煤炭流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对煤炭市场的争夺能力较强,相互之间及对其他煤炭输出地区产生竞争压力;2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对煤炭资源的争夺能力较强,山东对其他煤炭输入地区都产生了竞争压力;3在加强煤炭运输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化煤炭流动格局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215 / 22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煤炭资源不均衡性及流动轨迹 [J].
高天明 ;
沈镭 ;
刘立涛 ;
刘粤湘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1) :92-103
[2]   资源流动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J].
王宜强 ;
赵媛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89-101
[3]   中国能源资源的数量、流动与功能分区 [J].
沈镭 ;
刘立涛 ;
高天明 ;
薛静静 ;
陈枫楠 .
资源科学, 2012, 34 (09) :1611-1621
[4]   我国区域闭合性煤炭流的时空分析 [J].
唐志鹏 ;
王亮 ;
刘卫东 ;
刘红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8) :1332-1339
[5]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为例 [J].
苏章全 ;
明庆忠 ;
李庆雷 .
旅游学刊, 2010, 25 (06) :37-44
[6]   中国煤炭资源的流动格局及流场规律研究 [J].
王成金 ;
莫辉辉 ;
王姣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1402-1411
[7]   中国省际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 [J].
成升魁 ;
徐增让 ;
沈镭 .
地理学报, 2008, (06) :603-612
[8]   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 [J].
赵媛 ;
于鹏 .
经济地理, 2007, (02) :196-200
[9]   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 [J].
赵媛 ;
郝丽莎 .
地理研究, 2006, (05) :753-764
[10]  
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 王兴元.预测.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