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吴郁文
张翠兰
刘春光
任树新
张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粗厚山羊草; 雄性不育; 恢复性; 细胞质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自Wison和Ross 1962年选育出较有实用价值的T型不育系和相应的恢复系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经取得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由于恢复源较少,种子皱缩,群体杂种优势不够显著等原因至今未能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粘型和易型虽能较好地克服T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恢复源和种子饱满度等,但同时存在不育系和杂种子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618 / 16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育性恢复性能的初步研究
    张改生
    [J]. 科学通报 , 1992, (07) : 641 - 645
  • [2]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工作年报[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研究工作年报》编辑委员会编, 1991
  • [3] 杂种小麦研究[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黄铁城 主编, 1990
  • [4] Photoperiod-sensitiv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with Aegilops crassa cytoplasm[J] . Koji Murai,Koichiro Tsunewaki.Euphytica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