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类文明发展的中国预判

被引:20
作者
虞崇胜 [1 ]
余扬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类文明; 中国预判;
D O I
10.19632/j.cnki.11-3953/a.2016.07.008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看待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视角,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一种预判。与传统的以民族或国家看待文明的视角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世界人民都纳入解释范围,力求构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民主秩序和世界文明(类文明),以谋得全人类共同的自由发展。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并不是要建立一种整齐划一的世界文明整体,而是要推进一种由不同文明凝结而成的共识文明即类文明的发展。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向以及其逻辑内涵进行探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推进类文明的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48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THE BABY IN THE WELL.[J].Bloom; Paul.The New Yorker.2013, 14
[2]  
同理心文明.[M].里夫金.中信出版社.2015,
[3]  
文明的冲突.[M].亨廷顿.新华出版社.2012,
[4]  
论语.[M].齐冲天; 齐小乎; 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  
建构世界共同体.[M].哈佛燕京学社; 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  
认同的力量.[M].(美) 卡斯特 (Castells;M.)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政治文明论.[M].虞崇胜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  
墨子.[M].[墨子著];徐翠兰;王涛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9]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10]  
共产党宣言.[M].成仿吾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