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宏曼
郎郸妮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优化升级; 政治经济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利用全球价值链参与率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结合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对中国制造业整体及不同技术水平的制造业产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竞争地位进行测度,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虽然贸易规模较大但价值增值能力较弱;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地位低的原因及对我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可能影响,由此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108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再评估——基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数的研究 [J].
戴翔 ;
李洲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8) :89-100
[2]   中国贸易条件的再测算——纳入扩展边际的分析 [J].
顾国达 ;
周咪咪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5) :3-13
[3]   产品架构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其启示 [J].
任洲鸿 ;
尹振宇 .
经济学家, 2017, (04) :36-44
[4]   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增值获取能力研究:基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 [J].
乔小勇 ;
王耕 ;
李泽怡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3) :63-74
[5]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方式——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尹伟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8) :12-20
[6]   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数的比较分析 [J].
尚涛 .
经济学家, 2015, (04) :91-100
[7]   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与贸易地位——基于TiVA数据与GVC指数的研究 [J].
岑丽君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1) :3-13+131
[8]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戴翔 ;
金碚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17+43
[9]   移民与劳工问题:帝国主义、不平等发展和劳动力被迫转移 [J].
劳尔德尔戈多怀斯 ;
王乙茹 .
国外理论动态, 2014, (04) :7-13
[10]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J].
周升起 ;
兰珍先 ;
付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