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制度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以德国为例

被引:5
作者
张妮妮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运动; 环境制度; 生态文明; 德国环境;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09.02.007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德国社会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运动是德国绿色政治的先导,而运动宗旨的快速制度化又使德国的生态文明很快有了政治上的保证。然而,真正有效的环境保护主义政治需要来自外部的推动力,尤其是来自底层的公众观点、公民运动和公民产生的推动力。绿色制度如果没有绿色运动来推动,就会趋于保守;而绿色运动若不能导致绿色制度,就只能流于风潮。德国环境主义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这两个向度始终是存在的。本文以德国为例,对运动和制度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作出分析,进而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社会运动与德国绿党的形成 [J].
王芝茂 ;
王筱宇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4-17
[2]   德国90联盟/绿党创建初探 [J].
龚洁 .
德国研究, 2006, (01) :35-38+78
[3]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主义:在市民运动和政府决策之间[J]. 亚克西姆·纳得考,张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01)
[4]   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及新政策 [J].
戴启秀 ;
王志强 .
德国研究, 2001, (01) :47-50+77
[5]   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 [J].
刘立群 .
德国研究, 1999, (03) :15-17
[6]   德国的环保政策及环保的行为主体 [J].
冯兴元 .
德国研究, 1996, (04) :32-38+63
[7]  
欧洲绿党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郇庆治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