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

被引:18
作者
汪力斌 [1 ]
周源熙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管理系
关键词
参与式; 贫困瞄准; 权力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在江西省16个试点村推行了NGO(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的村级扶贫规划的新模式。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6个试点村的调研,从识别贫困户、项目的选择、监测与评估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贫困瞄准与偏离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地方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是导致贫困瞄准目标偏离的根本原因。而探索有效的参与式方法、制定补偿性原则的有效机制、进行贫困户的能力建设、限制村委会力量的参与、加强NGO与政府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提高贫困瞄准的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扶贫办: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减至1479万[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01)
[2]   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扶贫机制及政策调整 [J].
楚永生 .
宏观经济研究, 2008, (10) :55-58+79
[4]   走出发展干预的认识误区 [J].
叶敬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4-6
[5]   会看病助人的神奇动物 [J].
艳坤 .
绿色中国, 2007, (01) :38-39
[6]   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 [J].
张建君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92-124+244
[7]   “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 [J].
来仪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10) :1-5
[8]   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 [J].
刘尧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05) :51-56
[9]   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 [J].
王思斌 .
社会学研究, 1991, (04) :46-51
[10]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刘坚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