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配子体败育及其与小穗不孕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4
作者
:
朱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朱晓红
曹显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曹显祖
朱庆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朱庆森
机构
: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来源
:
作物学报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裂药;
雌性不育;
籼粳杂种;
雄性不育;
小穗不孕;
广亲和品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利用携有和不携有广亲和基因的两类籼粳亚种间杂种为材料,观察其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发生过程,明确杂种雌雄配子体败育的特征。结果显示:花粉和胚囊的败育均与小孢子和大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异常有关,前者表现为小孢子间有丝分裂不同步,导致部分花粉不能正常成熟和败育;后者表现为大孢子有丝分裂异常(包括一些大孢子有丝分裂的延迟),在成熟的胚珠中不能形成胚囊。利用整体染色技术直接决定了杂种胚囊的育性。不同于携有广亲和基因的杂种,不具广亲和基因的杂种胚囊的败育直接导致了小穗的不孕。花粉的败育和不正常的裂药在两类杂种中通过影响柱头上花粉的萌发量间接控制小穗的受精。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30+513 +513-5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raki,1984,Japan J. Ikehashi,H and H.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
1
→
共 1 条
[1]
Araki,1984,Japan J. Ikehashi,H and H.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