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朱荷琴
宋晓轩
简桂良
机构
[1] 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安阳
[3] 河南安阳
[4] 北京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致病力; 生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对31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及落叶型菌株V991进行PDA平面培养,81.3%的强致病力类型菌株表现为菌丝型,落叶型菌株均为菌丝型,80.00%的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中间型,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菌核型。20~25℃有利于病原菌产生菌核,30℃的较高温度明显抑制菌核的形成。各菌株在25℃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最高;30℃的较高温度下,强致病力类型菌株的菌落直径、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均显著大于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类型,且落叶型菌株高于非落叶型菌株。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棉花黄萎病菌安阳菌系致病类型变异研究 [J].
朱荷琴 ;
宋晓轩 ;
孙君灵 ;
苗子胜 .
棉花学报, 1999, (06) :312-317
[2]   培养条件对棉花黄萎病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J].
吴蔼民 ;
夏正俊 ;
傅正擎 ;
顾本康 .
江苏农业学报, 1999, (02) :33-36
[3]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有关pH值问题初探 [J].
陈旭升 ;
陈永萱 ;
黄骏麒 .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04) :20-23
[4]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 [J].
石磊岩 ;
王波 ;
文学 .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03) :247-252
[5]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研究 [J].
石磊岩 ;
王波 ;
文学 .
棉花学报, 1993, (01) :89-92
[6]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J].
章元寿 ;
王建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3)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