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参与:内涵、意义及前提

被引:3
作者
许青学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逆向参与; 责任; 互动; 公众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逆向参与是行政管理者发挥主动性和前瞻性思维的结果,是参与式民主的创造性运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参与和决策模式,逆向参与有助于行政管理者重塑责任认知和强化责任意识;有利于政府科学和民主地决策;有助于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平行的服务和治理关系的形成。但需要实践者辩证性和前瞻性的认识,逆向参与是试图对公民参与的完善和补充,而非否定,其具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公共参与实践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展现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比较视野中的公民政策参与 [J].
杨成虎 ;
刘建兰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4 (02) :25-28
[2]   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J].
汪锦军 .
政治学研究, 2011, (04) :51-58
[3]  
论伦理精神[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张康之, 2010
[4]   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J].
王绍光 .
学习月刊, 2009, (23) :16-17
[5]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 Abraham Flexner. . 1968
[6]   不应淡忘的公共决策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J].
王绍光 .
民主与科学, 2010, (01) :47-49
[8]   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 [J].
杨成虎 .
云南社会科学, 2011, (04) :14-19
[9]   论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理性建构与社会建构 [J].
谢治菊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 :23-27
[10]  
行政伦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特里·L.库珀(TerryL.Cooper)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