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季内蒙古久旱转雨过程分析

被引:15
作者
韩经纬 [1 ]
吴学宏 [1 ]
宋桂英 [1 ]
丁晓华 [1 ]
李大光 [2 ]
机构
[1] 内蒙古气象台
[2]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气象局
关键词
久旱转雨; 转折性特征; 长距离水汽输送; 物理量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基本气象资料,对发生在2006年5月11日内蒙古春季的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气候背景、天气成因和转折性特征的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低槽的建立与中纬度低槽的叠加是此次久旱转雨过程大尺度环流调整的转折性信号,西南急流的建立、水汽的长距离输送和偏东方向水汽的垂直叠加是转折性降水最重要的条件。东亚地区中纬度40°N低槽对转折性降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动力作用,而青藏高原低槽主要体现在对西南气流的加强和水汽的远距离输送。高层正涡度由南向北的输送,使中纬度低槽进一步加深,垂直运动上升区自西向东的输送主要发生在低层东风切变中。辐散场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较好的抽吸效应,使低层动力辐合作用进一步加强。有利的动力、热力条件叠加成为此次转折性降水的又一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235 / 22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05.9.20”陕西中部大暴雨分析 [J].
孟妙志 ;
刘勇 ;
王仲文 ;
张雅斌 .
气象科学, 2008, (04) :462-467
[2]   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王巍巍 ;
张艳玲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411-416
[3]   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郑仙照 ;
苏银兰 ;
杨宇红 ;
寿绍文 ;
沈新勇 .
气象科学, 2006, (04) :370-375
[4]   越赤道气流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联系 [J].
李国昌 ;
董安祥 ;
赵建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2) :254-257
[5]   青海高原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黄玉霞 ;
王宝鉴 ;
王鹏祥 .
气象, 2006, (01) :18-23
[6]   兴安盟夏季久旱转雨天气过程的初步分析 [J].
黄永清 ;
张百萍 ;
李丽 .
内蒙古气象, 2005, (02) :20-21
[7]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 [J].
任宏利 ;
张培群 ;
李维京 ;
高丽 .
气象学报, 2004, (03) :365-374
[8]   我国西北地区干湿转换时间的研究 [J].
张明阳 ;
林振山 ;
刘会玉 .
气象科学, 2004, (01) :45-54
[9]   青藏高原东北侧1997年春夏大旱的500hPa环流异常诊断分析 [J].
俞亚勋 ;
王宝灵 ;
郭慧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2) :214-220
[10]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 气象出版社 , 刘健文等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