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焦化厂气态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水平和成分谱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鹏宾 [1 ]
严琼 [2 ]
曹民 [2 ]
机构
[1]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医院防保中心
[2]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关键词
焦化厂; 多环芳烃; 成分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目的探讨职业环境中多环芳烃(PAH)在气态和颗粒物中的水平和成分谱特征,为今后制定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集焦化厂炼焦过程中PAH的气态和颗粒物样品,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16种PAH,并通过对气态和颗粒物样品中PAH质量浓度分析比较,尤其是对致癌性强的苯并(a)芘(BaP)在气固两相中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了焦化厂PAH气态和颗粒物的成分谱和各自特征。结果①总PAH的颗粒物和气态质量浓度分别为59741.3和100465.6ng/m3,空白对照未检出;②16种PAH成分谱特征中比例最高的萘和菲的颗粒物和气态质量浓度分别为73.8和11303.3ng/m3、1359.0和16375.7ng/m3,BaP和芘的颗粒物和气态质量浓度分别为7604.9和7.7ng/m3、3912.2和4466.6ng/m3,表明BaP在气固两相分布中以结合颗粒物为主要特征,但萘与菲则以气态污染为主;③焦化作业环境的BaP/苯并(ghi)苝、芘/BaP、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比值与煤烟型比值接近。结论焦化工作环境PAH污染严重,远超过大气环境空气和其他类型的PAH污染,可选萘、菲、BaP和芘作为首选监测指标;16种PAH成分谱在轮廓特征和特征比值方面都表现出与燃煤型污染的相似性,表明改造生产工艺,降低和控制污染源是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3+217 +2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首钢焦化厂环境中多环芳烃分布赋存特征研究 [J].
刘大锰 ;
王玮 ;
李运勇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46-749
[2]   焦化厂多环芳烃成分谱特征的研究 [J].
朱先磊 ;
王玉秋 ;
刘维立 ;
朱坦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3) :75-78
[3]   北京市区交通干线路口大气中PAHs污染情况测定 [J].
郑大威,方方,郑菁英,钟儒刚,戴乾圜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7, (01) :30-34
[4]   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测量和特征性研究 [J].
戴树桂 ;
张林 .
环境化学, 1996, (02) :138-146
[5]   燃煤污染源多环芳烃的排放规律及其分布特征 [J].
崔文? ;
姚渭溪 ;
徐晓白 .
环境科学学报, 1993, (03) :317-324
[6]   北京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 [J].
钟晋贤 ;
李洪海 ;
张凤珠 ;
不详 .
环境化学 , 1983, (04)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