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柳草 [1 ,2 ]
李跃清 [2 ]
李德俊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3] 湖北省恩施州气象局
关键词
高原低涡; 移出; 动力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ECMWF资料对2001年6月1~5日东移出高原的低涡个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东移过程中,闭合等高线或者闭合气旋式环流的垂直厚度随时间呈加厚趋势;(2)高原低涡在东移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几乎都是正涡度,500hPa上正涡度随时间呈增强趋势;(3)在高原上时涡区明显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移出高原后表现为微弱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甚至低层辐散、中层辐合、高层辐散。(4)处于高原上时涡区整层都为上升运动,移出高原以后上升运动微弱,中低空经常为下沉运动。(5)低涡处于高原上时,涡区在边界层始终有水汽辐合,移出高原以后在低空只有微弱的水汽辐合甚至辐散。涡区外围东南侧的槽前脊后区存在低空急流,是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的大值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冷空气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的影响 [J].
郁淑华 ;
肖玉华 ;
高文良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6) :737-747
[2]   近年来影响我国东部洪涝的高原东移涡环流场特征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顾清源 .
高原气象, 2007, (03) :466-475
[3]   高原低涡东移出高原的平均环流场分析 [J].
高文良 ;
郁淑华 .
高原气象 , 2007, (01) :206-212
[4]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气象学报, 2006, (03) :392-399
[5]   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水汽图像 [J].
郁淑华 .
高原气象, 2002, (02) :199-204
[6]   1998年长江上游致洪暴雨的分析研究 [J].
杨克明 ;
毕宝贵 ;
李月安 ;
董立清 .
气象, 2001, (08) :9-14
[7]   青衣江流域“93.7”特大暴雨天气分析 [J].
彭贵康 .
四川气象, 1994, (02) :1-9
[8]   青藏高原低涡东移的数值试验 [J].
丁治英 ;
吕君宁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0, (03) :426-433
[9]   盛夏青藏高原低涡发展东移的动能收支过程 [J].
孙国武 ;
陈葆德 ;
吴继成 ;
刘东汉 .
高原气象, 1989, (04) :313-320
[10]   初夏青藏高原低涡发展东移的动力过程 [J].
孙国武 ;
陈保德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8, (01)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