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寒草甸鼠害治理过程中,因治理方式、强度以及环境的差异,鼠类群落的变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次生植被地区,灭杀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后,经补播、封育、灭杀残存高原鼢鼠等综合治理,5年内,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灭杀前(P<0.05),根田鼠和甘肃鼠兔种群数量剧烈波动,鼠类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年间波动大,群落不稳定;仅使用药物灭杀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3年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灭杀前无显著差异(P>0.05),鼠类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在灭鼠当年下降,以后各年间变动不显著。原生植被地区,使用药物灭杀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上升,围栏封育措施,对高原鼠兔种群的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但对高原鼢鼠作用不显著(P>0.05);单一药物灭杀高原鼠兔,鼠类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变化,灭杀3年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灭杀前无显著差异(P>0.05),高原鼢鼠显著增加(P<0.05)。人工大量捕杀高原鼢鼠,非围栏封育地区,高原鼠兔种群显著增加(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