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河上游3种人工林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征

被引:7
作者
李志飞
赵雨森
辛颖
孔祥飞
武春彦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贮水; 渗透系数; 阿什河;
D O I
10.16843/j.sswc.2010.01.01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解水源地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贮存与入渗特征,在阿什河上游光明沟小流域内,选取樟子松、红松、兴安落叶松3种人工林,采用环刀法对其土壤水分贮存量及入渗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密度较低,孔隙度和贮水能力较高,与红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10℃时的稳渗系数K10大小依次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4.86 mm/min)>红松人工林(0.63 mm/min)>樟子松人工林(0.57 mm/min)。综合分析表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强,樟子松人工林和红松人工林的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黑龙江省东部水源区植被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J].
董铁狮 ;
党宏忠 ;
赵雨森 ;
杨洪学 ;
孟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32-35+40
[2]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研究 [J].
余新晓 ;
赵玉涛 ;
张志强 ;
程根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5-19
[3]  
Mapp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at the field scale with different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echniques[J] . L. Weihermüller,J.A. Huisman,S. Lambot,M. Herbst,H. Vereecken. &nbsp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7 (3)
[4]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入渗特征的变化 [J].
勃海锋 ;
刘国彬 ;
王国梁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3) :1-5+31
[5]   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 [J].
张雷燕 ;
刘常富 ;
王彦辉 ;
时忠杰 ;
何常清 ;
鲁兴隆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1) :95-98
[6]  
土壤实验技术与分析. 陈立新.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2001
[7]  
Effects of skidding on forestsoil infiltration in west-central Alberta. Startsev A D,McNabb D H. Canadian Journalof Soil Science . 2000
[8]  
Impact of various land uses on the infiltration in Doon Valley. Sharma SK,Sastry G. Indian Journal of Soil Conservation . 1998
[9]   植被恢复模式对黑土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J].
柴亚凡 ;
王恩姮 ;
陈祥伟 ;
王庆彬 ;
周一杨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1) :60-64+73
[10]   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J].
吕刚 ;
吴祥云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7) :49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