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下第三系原油的演化和深源甲烷气的踪迹

被引:1
作者
陆曦初
机构
[1] 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
关键词
下第三系; 东台坳陷; 深源; 源岩; 石油地质; 矿产地质; 苏北; 凝析油; 石油; 水溶气; 原油; 甲烷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历年来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苏北石油地质论著,论点虽各不相同,但对原油来源于以阜宁组为主的下第三系生油岩系的看法则是一致的。各种论点都强调了断陷-坳陷盆地格局对油气生、移、聚、散的控制,并一致承认盆地基础岩系,尤其是古生代天然气有较好的潜在远景。 处在区域性地壳拉张背景、具断陷向坳陷转化特征的板内盆地,下第三系油气常可沿断裂运移而往往集聚于远离源岩的层位中。因此,深埋于盆地底部的古生代煤系地层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如有气态烃类生成和集聚,也应具有向上运移的条件,即在苏北这样一个具多旋回成油气条件的地区,“古生新储”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石油演化理论与实践(Ⅰ)——石油演化的机理与石油演化的阶段 [J].
傅家谟 ;
史继扬 .
地球化学, 1975, (02) :87-110+159
[2]   苏北东台坳陷地温与油气的关系 [J].
费富安 ;
刘培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1)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