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

被引:33
作者
吴丽芳
李红
冯慧云
吴李君
余增亮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丰乐种业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2] 合肥
[3]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
[4]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丰乐种业
关键词
低能氩离子束; 几丁质酶基因; 小麦成熟胚; 转基因植株; 赤霉病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构建的pCAMBIA1308质粒载体上携带的几丁质酶基因(RCH8)导入3个小麦栽培品种扬麦158, 皖9210, 皖麦32号的成熟胚细胞. 来自成熟胚的初生愈伤组织首先经过含有20~30 mg/L潮霉素(hygromycin, Hm)的培养基的筛选培养, 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转入Hm浓度为10~20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 3个小麦品种都获得了再生植株. 再生苗PCR和PCR-Southern检测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再生植株为阳性的转化植株. 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RCH8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植株转化率在不同品种间有所不同, 同一品种经不同剂量的氩离子束注入后, 转化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 皖麦32号最高转化率可达3.8%; 扬麦158在5种离子注入剂量下的转化率为0.5%2.5%; 皖9210的转化率为0.5%1.4%. 对转化二代植株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 有两个转化株系的幼苗叶片细胞粗提液对两种小麦赤霉病菌毒菌株表现出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16 / 23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利用土壤农杆菌将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入水稻植株并检测抗稻瘟病活性 [J].
明小天 ;
王莉江 ;
安成才 ;
苑华毅 ;
郑宏红 ;
陈章良 .
科学通报, 2000, (10) :1080-1084
[2]   植物抗菌物病害的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J].
李汝刚 ;
范云六 .
生物工程进展, 2000, (02) :9-13
[3]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化小麦及其表达 [J].
郭北海 ;
张艳敏 ;
李洪杰 ;
杜立群 ;
李银心 ;
张劲松 ;
陈受宜 ;
朱至清 .
植物学报, 2000, (03) :279-283
[4]   表达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及其抗真菌病的研究 [J].
蓝海燕 ;
张丽华 ;
王兰岚 ;
陈正华 ;
田颖川 ;
陈正华 ;
王长海 .
遗传学报, 2000, (01) :70-77
[5]   提高小麦基因枪法转化频率的研究 [J].
梁辉 ;
唐顺学 ;
张弛 ;
赵铁汉 ;
李良材 ;
欧阳俊闻 ;
田文忠 ;
王道文 ;
贾旭 .
遗传学报, 1999, (06) :643-648+740
[6]   转几丁质酶基因防植物病害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J].
高必达 .
生物工程进展, 1999, (02) :22-29
[7]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克隆RCH8的DNA结构分析 [J].
李红 ;
朱群 ;
白永延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4) :391-398
[8]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H8创伤诱导转录及启动子功能分析 [J].
李红 ;
朱群 ;
白永延 .
实验生物学报, 1997, (04) :431-436
[9]   用基因枪法将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初报 [J].
傅荣昭,曹光诚,马江生,李文彬,孙勇加,陈占宽,易明林,郅玉宝,林作辑 .
遗传学报, 1997, (04) :358-361
[10]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J].
程备久 ;
田秋元 ;
李展 ;
周立人 .
核农学报, 1996, (03)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