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变黏酸机理

被引:17
作者
刘彝 [1 ]
陈馥 [2 ]
王大勇 [3 ]
张启根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2]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北京安东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井下作业事业部
[4] 四川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油化公司
关键词
酸化; 黏度; 活性; 添加剂;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VDA变黏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酸化增产作业体系,该体系由盐酸、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普通酸压助剂组成,目前主要应用在对碳酸盐岩层的选择性酸化、基质酸化时进行的自动转向和酸压时进行的滤失控制。介绍了VDA变黏酸的发展过程及变黏过程,着重分析了变黏酸(VDA)的变黏机理和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当pH值在2~4时,酸液黏度由30mPa.s升高到1000mPa.s,pH值大于4之后体系的黏度下降到5mPa.s以下。在整个变黏过程中,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具有亲水基和长链疏水基的甜菜碱类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满足VDA变黏酸的要求。该体系具有现场配制简单、无伤害、自动转向、低滤失、缓速等显著优点,在科威特石油公司(KOC)经营的北部油田得到应用,油田增产效果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0+143 +143-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滤失控制与变粘酸深穿透酸压工艺技术的应用 [J].
刘伟 ;
李建忠 ;
徐艳丽 .
河南石油, 2006, (01) :71-73+1
[2]   两性表面活性剂酸液体系在基质酸化及酸压中的应用 [J].
郑云川 ;
赵立强 ;
刘平礼 ;
青春 ;
佘军 .
天然气工业, 2005, (12) :71-73+9
[3]   应用无伤害自转向酸酸化技术恢复埃及油田的产能 [J].
Mathew Samuel ;
曹莘 ;
李同锋 ;
赵百万 ;
孔林 ;
李发荣 .
国外油田工程, 2004, (10) :13-15
[4]   无聚合物自转向酸在科威特油井酸化作业中的应用 [J].
Majdi Al-Mutawa ;
肖洪武 ;
赵炜 .
国外油田工程, 2003, (04) :4-6
[5]   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J].
孙立力 ;
杨旭 ;
杨世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53-55+2
[6]   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一种新型流变控制剂 [J].
郭拥军 ;
李健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3) :56-59+89
[7]  
高温非均质砂岩储层变粘胶束酸分流酸化技术及酸岩反应机理研究[D]. 郑云川.西南石油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