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被引:3
作者
周超凡
陈京莉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
[2] 浙江康恩贝药业公司 北京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燥热; 糖尿病; 代谢病; 用药思路; 麦门冬; 麦冬; 咽干口燥; 多食易饥; 降糖作用; 气短懒言; 主症; 次症; 知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8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 中医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症状改善有独特的疗效,但降糖作用尚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笔者现结合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几个用药思路。1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治疗重在解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2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