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抗争类型学研究——以2008-2010年为例

被引:24
作者
谢金林 [1 ,2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网络; 抗争政治; 类型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网络政治抗争是指基于相似价值观念、情感体验或利益诉求的网民利用网络传播途径,组织线上或线外协同行动,向政府及其代理人提出抗争性诉求,以实现共同的利益或价值追求。抗争对象、抗争诉求、抗争剧目、抗争程度、抗争结果是构成网络政治抗争的最基本要素,成为网络类型学的划分标准。2008-2010年典型网络政治抗争事件的类型学分析表明,虽然抗争手法趋向于多样化,但大多数属于体制外政治参与,直接以国家或政府作为挑战对象的颠覆性政治抗争极少,并不从根本上危及国家政治稳定。问题的关键是对抗争的制度化吸纳。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政府网络危机.[M].杜骏飞;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  
抗议政治学.[M].谢岳;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抗争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美) 塔罗 (Tarrow;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4]  
网络星河.[M].(美) 卡斯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斗争的动力.[M].(美) 麦克亚当 (Macadam;D.) ; (美) 塔罗 (Tarrow;S.) ; (美) 蒂利 (Tilly;C.) ; 著.译林出版社.2006,
[6]   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 [J].
李婷玉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2) :87-94
[7]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网络集群事件 [J].
张跣 .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37-41
[8]   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因、缘由和解决之道 [J].
喻国明 .
中关村, 2010, (05) :90-91
[9]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考 [J].
裘伟廷 ;
林亚斐 ;
任颖 ;
李红园 ;
黄寅 ;
程南清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01) :1-8
[10]   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 [J].
杜骏飞 ;
魏娟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1) :43-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