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解读

被引:56
作者
张炜 [1 ]
吴银根 [2 ]
张惠勇 [3 ]
陈伟 [4 ]
石克华 [5 ]
王振伟 [6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
[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诊疗方案; 上海地区; 热毒疫邪; 瘥后防复; 气阴两虚证;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20.03.001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解读《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不同点及其变化立意。①在上海方案中,单列出恢复期,强调了在本病临床症状改善后的中医干预重点,即瘥后防复。②上海方案调整临床治疗期的中医证型,表述为湿毒郁肺型、热毒闭肺型、内闭外脱型;基于上海地区患者的临床特点,突出了"热"和"毒"的病理因素。③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中湿毒郁肺型,在其处方后新增辨症加减内容,即"有呕恶者,加黄连3 g、苏叶6 g",取苏叶黄连汤之意。④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热毒闭肺型,在处方中增加了姜黄9 g、僵蚕9 g,取升降散之意。⑤上海方案的临床治疗期热毒闭肺型,在推荐中成药部分,新增痰热清注射液,以切合本次新冠肺炎"湿、热、毒"的核心病机。(6)基于热退后患者往往还存在疲倦、舌少津、呼吸道和粪便中携带病毒的特点,上海方案的恢复期中,新增了气阴两虚的证型,用药主取沙参麦冬汤之意,佐以竹叶石膏汤、泻白散、升降散之类方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D].潘家威.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02
[2]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 [J].
郑文科 ;
张俊华 ;
杨丰文 ;
王玉光 ;
刘清泉 ;
张伯礼 .
中医杂志, 2020, 61 (04) :277-280
[3]   国医大师李士懋新加升降散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J].
谭东宇 ;
王叶 ;
杨阳 .
现代中医临床, 2016, 23 (06) :13-16
[4]   外感热病的瘥后调治 [J].
赵岩松 ;
宋乃光 ;
刘景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2)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