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的变化及黄芪的作用

被引:7
作者
康国贵
周江瑾
张琦
陈惠琴
康友群
机构
[1]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干扰素-γ; 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β1; 黄芪;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6.9 [小儿泌尿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原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水平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46例PNS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Ⅰ组,n=24),PNS对照组(Ⅱ组,n=22),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及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及临床转归。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Ⅲ组)。结果血清IFN-γ、IL-13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其水平均虽显著下降(P均<0.01),但I组的下降明显高于Ⅱ组(P均<0.01),与Ⅲ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Ⅲ组(P均>0.05)。血清TGF-β1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均显著下降,与Ⅲ组比均已无显著差别(P均>0.05),Ⅰ组与Ⅱ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P>0.05)。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与血清IFN-γ、IL-13、TGF-β1水平一样用药前后也发生相同的变化。继发感染率和反复或复发率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分别为50%比81.8%和33.3%比63.6%,分别2χ=5.123,4.224,P均<0.05)。感染后治愈天数Ⅰ组显著少于Ⅱ组(5.0±1.6天比8.0±2天,t=3.066,P<0.005)。结论 IFN-γ、IL-13、TGF-β1各细胞因子可能均参与PNS的发病;黄芪对血、尿IFN-γ、IL-13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预防和降低感染、减少和预防反复或复发、避免反复大量应用激素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璩竹玲,董河,王世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4)
[2]  
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J]. 牛广华,孙旭,张春明,张静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4)
[3]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J].
邵晓珊 ;
靳蓉 ;
蒋新辉 ;
李宇红 ;
仝铁 .
临床儿科杂志, 2008, (09) :788-791
[4]   黄芪颗粒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感染的临床观察 [J].
陈静 ;
陈师群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05) :467-469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与激素疗效的关系 [J].
王惠萍 ;
杨长虹 ;
毛云英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5) :483-485
[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邹敏书 ;
余健 ;
聂国明 ;
刘雪梅 ;
何威逊 .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06) :759-761
[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IL-13的研究 [J].
李宇颖 ;
刘素雁 ;
刘晓刚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2) :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