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学的精神品格

被引:4
作者
杨建华
机构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社会学; 精神品格; 学科使命; 学科范式;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7.02.027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学科的精神品格是由学科的使命、学科的意识、学科的理想、学科的理论、学科的范式及学科的规范等构成,它是学科的灵魂,学科发展的支撑,也是学科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之一。社会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在今日中国迎来了社会学的春天的时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中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行缜密研究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学有着由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的学科意识、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富有想象力与严谨规范的科学气质所构成的学科精神品格。新的世纪,新的召唤,社会学者只要执着和弘扬社会学的精神品格,一定能推动社会学的长河在新的世纪卷起更加瑰丽澎湃的学术和思想大潮。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早期现代化: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的导入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2000, (01) :88-101
[2]   缅怀福武直先生 [J].
费孝通 .
读书, 1990, (05) :65-67
[3]  
农民的终结.[M].(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M].(英)布赖恩·特纳(BryanS.Turner)编;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6]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7]  
社会静力学.[M].(英) 斯宾塞; 著.商务印书馆.1996,
[8]  
东亚社会研究.[M].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  
金翼.[M].林耀华著;庄孔韶;林余成译;.三联书店.1989,
[10]  
社会学理论.[M].(美)约翰逊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