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的时空追问

被引:20
作者
高剑平
万辅彬
机构
[1] 广西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2] 广西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广西南宁
[3] 广西南宁
关键词
技术工具理性; 道德价值理性; 时间; 空间; 康德; 海德格尔; 马克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 ;
摘要
文章对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作了全新的解释 ,认为两者的断裂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时间面向上 :技术面向未来 ,以获得其先进性 ;而道德则面向过去 ,以获得其稳定性 ,即技术的“真”与道德的“善”之间的断裂。在空间展开上 :技术则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 ,以获取足够的利润支持 ,从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道德则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 ,以获取道德本体论意义上的家园感和安全感 ,即技术的“利”与道德的“善”之间的断裂。如何将时空两个维度的断裂弥合 ?如何将两种理性统一 ?文章认为存在着三种模式 :即康德的“必然”和“自由”统一模式、海德格尔的“解蔽”统一模式 ,以及马克思的“实践”统一模式。马克思的“实践”模式为最佳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21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现代技术对社会与传统伦理的挑战 [J].
李文潮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 (01) :43-47
[2]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张汝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科学的历程.[M].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科学创新论.[M].郭金彬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  
尼各马可伦理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冯国超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6]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7]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8]  
西方哲学史教程.[M].李武林等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9]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英]亚·沃尔夫 著;周昌忠 译.商务印书馆.1985,
[10]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马克思著;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