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煤岩破裂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108
作者
夏永学 [1 ,2 ,3 ]
潘俊锋 [1 ,2 ,3 ]
王元杰 [1 ,2 ,3 ]
张寅 [4 ]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
[4] 不详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围岩破裂; 应力分布; 定位精度; “最佳D值”设计;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02.014
中图分类号
TD326 [矿山压力观测与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最佳D值"设计准则对微震台网最佳布设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最优台站布置点即为以震源位置为中心的正n边形的顶点;提出了微震台网布设一般性的原则和P波波速测定方法。采用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对千秋煤矿21141工作面围岩破坏和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据此划分了冲击地压的3个高危险区域;指出21141工作面开采已经引起了巨厚砾岩的运动,开采过程中容易诱发底板型冲击地压,应采用放炮断底的解危措施;提出21141工作面密闭墙与终采线间距应大于50 m,区段煤柱应小于5 m。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构造控制型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预警研究与实践
    姜福兴
    苗小虎
    王存文
    宋加宏
    邓建明
    孟飞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6) : 900 - 903
  • [2]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与冲击地压关系初探
    李春睿
    康立军
    齐庆新
    毛德兵
    刘全明
    李宏艳
    彭永伟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2) : 185 - 189
  • [3] 深井矿山地压灾害微震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唐绍辉
    潘懿
    黄英华
    吉学文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 3597 - 3603
  • [4]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矿山高应力区采动研究
    杨志国
    于润沧
    郭然
    汪令辉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 3632 - 3638
  • [5] 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
    姜福兴
    叶根喜
    王存文
    张党育
    关永强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 1932 - 1938
  • [6] 大规模深井开采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
    唐礼忠
    杨承祥
    潘长良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0) : 2036 - 2042
  • [7]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岩层破裂监测中的应用
    姜福兴
    [J].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2) : 147 - 149
  • [8]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齐庆新, 2008
  • [9] 勘探地震学教程[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朱广生,陈传仁,桂志先编, 2005
  • [10]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窦林名,何学秋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