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体对瓦斯吸附热的理论研究

被引:51
作者
刘志祥
冯增朝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关键词
吸附热; 统计力学; 吸附态; 游离态; 分形维数;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4.022
中图分类号
TD7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地阐述了吸附热产生的微观机理,根据势能模型,得到了基于玻尔兹曼分布的两能态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吸附热计算公式。根据巨正则系综理论,得到了朗缪尔单分子层统计力学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吸附热计算公式;引入德布罗意平均热波长后,得到了朗缪尔单分子层模型吸附热的近似计算公式。比较两种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吸附热受吸附量、吸附中心和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较大,对于外层瓦斯(相对于煤体表面)和内层瓦斯应该采用不同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朗缪尔单分子层模型,从吸附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煤体表面结构的分形特征,并将二维平面吸附推广到分形表面吸附,得到了基于德布罗意平均热波长的分形维数。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温度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 [J].
张天军 ;
许鸿杰 ;
李树刚 ;
任树鑫 .
煤炭学报, 2009, 34 (06) :802-805
[2]   煤阶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J].
降文萍 .
中国煤层气, 2009, 6 (02) :19-22+34
[3]   超临界条件下甲烷在纳米活性炭表面的吸附机理 [J].
郭亮 ;
吴占松 .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05) :737-742
[4]   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与甲烷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J].
降文萍 ;
崔永君 ;
张群 ;
钟玲文 ;
李育辉 .
煤炭学报, 2007, (03) :292-295
[5]   天然气和氢气吸附储存吸附热研究现状 [J].
张超 ;
鲁雪生 ;
顾安忠 .
太阳能学报, 2004, (02) :249-253
[6]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J].
傅国旗 ;
周理 .
天然气工业, 2004, (01) :92-94+110
[7]   不同煤的吸附性能及等量吸附热的变化规律 [J].
崔永君 ;
张庆玲 ;
杨锡禄 .
天然气工业, 2003, (04) :130-131
[8]   煤吸附瓦斯的本质 [J].
聂百胜 ;
段三明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1998, (04) :88-92
[9]  
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冯增朝, 2008
[10]  
胶体与表面化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沈钟,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