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部位学说与频率差阈

被引:9
作者
张家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关键词
听觉; 频率分析; 心理物理; 听力; 频谱分析; 概率论; 耳蜗植入; 纯音; 频率差; 听觉滤波器; 部位学说;
D O I
10.15949/j.cnki.0371-0025.2006.02.001
中图分类号
R764 [耳科学、耳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时间以来一直认为听觉的部位学说,是无法解释频率差阈这样高达0.3%的频率分辨能力的。因而有时间学说和模式识别方法来加以说明。本文提出一种部位相关模型——邻带差值法,在部位学说和心理物理调谐曲线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听觉滤波器相邻通带之间的能量分配关系,完全可以达到千分之几的纯音频率分辨能力。文中用一个标准的1/3倍频程滤波器为例,实验证明了它的可能性。这一模型也可用于语音信号的基频提取和纯音频率的精密测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用1/3倍频程滤波器作精密频率测量 [J].
张家■ ;
齐士钤 .
物理, 1977, (04) :201-202+197
[2]  
现代声学理论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马大猷著, 2004
[3]  
耳鼻喉科学基础[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英]欣奇克利夫(Himchcliffe,R·) 著, 1985
[4]  
Uber die Definition des Tones. Seebeck A. Ann. Phys. Ch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