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CO2浓度增加对玉米生育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王修兰
徐师华
李佑祥
崔读昌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CO2增加; 生育; 生理;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盆栽玉米在700、600、500和350ppm的CO2浓度处理下,生育、(?)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和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物候期提前,光合速率增大,蒸腾系数减少,加快了根、茎、叶等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实验还表明:从苗期、抽雄、吐丝、乳熟到收获的各生育阶段,CO2浓度对玉米的影响有所不同,以抽雄阶段影响最大;对植株的产量性状影响程度也不一致(穗>茎叶>根),收获指数也随CO2浓度增加而有所提高。此外,CO2浓度增加还可增强玉米抗短期高温(>40℃)和低光(常量的1/2)胁迫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粮食作物与气象.[M].龚绍先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2]   植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与方法 [J].
王修兰 ;
徐师华 ;
李佑祥 .
农业工程学报, 1993, (04)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