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转向的哲学理路及其语言学意义

被引:6
作者
张金福 [1 ,2 ]
机构
[1]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语言学转向; 语用学转向; 语言哲学; 社会实在;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1.07.023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言哲学于哲学与语言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以弗雷格量词理论为代表的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使语言哲学成了具有本体地位的一门显学。而后,语言哲学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两次历史性转型。第二次转型期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构筑起了语言与哲学对话的新平台,促成了现代语用哲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语用学转向"作为一场语言哲学思维发展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语言哲学维度的完全对接,为社会实在性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哲学的改造.[M].(德)卡尔-奥托·阿佩尔(Karl-OttoApel)著;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语言哲学.[M].陈嘉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西方科学的起源.[M].(美)戴维·林德伯格(D.Lindberg)著;王〓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语用学教程.[M].索振羽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M].张华夏;叶侨健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6]  
爱因斯坦文集.[M].[德]爱因斯坦 著;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