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9
作者
何可 [1 ,2 ]
张俊飚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资源性农业废弃物; 循环利用; 环境价值;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 ;
摘要
作为一项福利性特点较为明显的政策措施,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能否得到广大农民认同,不仅反映了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主观认识和接受程度,而且影响到"两型农业"的建设进程。鉴于此,本文基于湖北省752位农民的调研数据,采用Ordinal 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同,但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类价值的感知程度排序是: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其比例分别为86.0%、68.7%、60.3%;2尽管影响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类价值感知的关键因素略有差异,但总体上而言,男性、年龄较小、学历较高、具有农业科技培训经历、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家庭信息化水平较高、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较高、对当前农村环境状况评价较差、环境情感积极性较高的农民,更能感知到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3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要实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需要政府部门在制度安排上向农业循环经济倾斜:通过采取强化补贴、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培育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服务实体等措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强以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形成农民、政府双方关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学习型组织,建立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共同愿景,通过培育农民的环境情感,提高其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农户WTA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偿标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何可 ;
张俊飚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5) :46-54+96
[2]   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基于SEM模型分析方法和TAM理论分析框架 [J].
何可 ;
张俊飚 ;
蒋磊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635-1642
[3]   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 [J].
宗明绪 ;
夏春萍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70-76
[4]   农业文化视角下的循环农业发展变迁及其反思 [J].
袁明宝 ;
朱启臻 ;
赵扬昕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24-30
[5]   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及政策可持续性——以重庆万州为例 [J].
韩洪云 ;
喻永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11) :44-55
[6]   农户环境认知、行为决策及其一致性检验——基于江苏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王常伟 ;
顾海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10) :1204-1208
[7]   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实证 [J].
邓正华 ;
杨新荣 ;
张俊飚 ;
徐长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38-144
[8]   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户数据 [J].
王舒娟 ;
张兵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6) :90-96+112
[9]   煤矿区居民的环境污染感知——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 [J].
史兴民 ;
刘戎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641-651
[10]   城市居民低碳购买行为模型研究——基于五个城市的调研数据 [J].
汪兴东 ;
景奉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2) :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