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被引:94
作者
韩冰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饱和水平; 固碳潜力; 反硝化-分解模型; 中国; 农田土壤; 旱田; 水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可代表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田土壤经过耕种后所能达到的碳含量的平衡值,为农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措施和施肥方式以固定更多的碳素提供依据。在分布上,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华北地区较低,以华北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递增。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0.969 Pg。从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看,以西藏自治区最高,黑龙江省最低;从分布看,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水田比旱田有更大的固碳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变化的模拟分析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曹志强 ;
邹德乙 .
生态学报, 2003, (07) :1321-1327
[2]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地理科学, 2003, (01) :101-106
[3]   DNDC模型在长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的CH和NO排放量估算中的应用 [J].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环境科学, 2001, (03) :15-19
[4]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