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

被引:50
作者
胡建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 课程体系;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对于培养人才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大学中建立起有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具有统一性、计划性、逻辑性的主要特征。199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增长,促使中国大学开始新一轮的课程体系改革。校本性、宽博性、选择性成为正在构建的新大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学改革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大学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基础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
王生洪 .
复旦教育论坛, 2006, (05) :5-10
[2]   “元培计划”与通识教育 [J].
李克安 .
复旦教育论坛, 2006, (01) :5-7
[3]  
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