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植株全氮磷钾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25
作者
史占忠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全氮、磷、钾;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东北三省6个大豆品种,在苗期、分枝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叶柄、茎杆、荚的全氮(N)、全磷(P2O5)、全钾(K2O)含量,并进行显著性测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全氮含量差异接近显著;全磷含量差异不明显,可能由于施用磷酸二铵做种肥所致;全钾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育阶段全氮,全磷含量变化极显著,FN=175.53FP=8.238(F0.01=5.42);全钾变化平稳。植株不同器官全氮含量以叶片(4.644%)>荚(4.408%)>茎杆(1.780%)>叶柄(1.179%);全磷含量荚(0.997%)>叶片(0.856%)>茎杆(0.610%)>叶柄(0.489%);全钾含量荚(2.010%)<茎杆(1.881%)>叶柄(1.788%)>叶片(1.270%)。大豆全氮、磷、钾含量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全氮与全磷,全氮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rN、P=0.539,rN、K=0.6003,全磷与全钾直接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全氮的间接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第9报 大豆不同节位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异性 [J].
苗以农 ;
姜艳秋 ;
朱长甫 ;
黄剑 ;
赵福林 ;
徐豹 .
大豆科学, 1988, (02) :113-118
[2]  
作物的生理生态.[M].[日]户刈义次等 编;崔继林等 译.科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