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上半期欧俄河运、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被引:4
作者
张广翔
范璐祎
机构
[1]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关键词
俄国; 畜力运输; 河运; 商品流通; 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14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巴黎公社前夕(1640~1870年)]; F515.12 []; F151.2 [];
学科分类号
060303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18~19世纪俄国的交通联系严重受制于地理环境,土路铺设困难,春秋季节土路不易行车。铁路大规模兴修前,水路因成本低,无需大量投入,载货量大而长期唱主角,欧俄各地尽享众多河流泛舟之利,地区劳动分工更明确,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密切,粮食、木材和金属等大宗商品流通更顺畅。河运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体吻合,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农产品的运输也是季节性的。工业生产需要连续进行,无论是原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及时畅通,产销脱节无疑会制约工业生产的发展,乌拉尔的冶金业即是明证。由此,工业革命的发端和迅速兴修铁路则预示着河运的黄金时代已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6+96 +96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