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方波 [1 ]
卫薇 [1 ]
常春 [2 ]
机构
[1]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校外青少年; 艾滋病; 危险性行为; 影响因素;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1.05.008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贵州、上海、新疆、云南、重庆六省(市)项目县随机选取15~24岁校外青少年111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校外青少年发生过性行为者占38.6%,最近3个月有性行为的占64.3%,发生交易性行为比例将近10%;第一次性行为和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8.9%和55.1%。有7.2%的人使用过冰毒等毒品,其中通过注射方法使用的近50%。分析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性行为发生危险越高;"五小"行业中从事美容美发、洗浴、歌舞厅职业的校外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危险高于"非"五小行业,OR值分别为2.0、2.2和1.8;吸烟校外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饮酒校外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3.2倍。结论校外青少年发生过性行为比例较高。年龄、职业、吸烟和饮酒行为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控制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行为方式,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感染艾滋病。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农村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现状分析 [J].
朱广荣 ;
季成叶 ;
彭妮 ;
冯博文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 (03) :159-162+172
[2]   中国北方两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多发特点分析 [J].
星一 ;
季成叶 ;
张琳 .
疾病控制杂志, 2006, (02) :151-154
[3]   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三)——吸烟、饮酒与易成瘾药物使用情况 [J].
罗春燕 ;
彭宁宁 ;
朱蔚 ;
周月芳 ;
高根娣 .
中国校医, 2003, (02) :104-107
[4]  
艾滋病防治媒体报道参考手册.[M].任学锋;余冬保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