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相互嫁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耿明建
郭丽丽
赵竹青
石磊
朱端卫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品种; 嫁接; 改良插接法; 叶绿素; 养分; 产量构成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溶液培养和土壤培养条件下,试验油菜幼苗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油菜幼苗嫁接后一般有10~12d的缓苗期,其后可确认嫁接苗是否成活。利用"插接法"探索油菜幼苗嫁接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改良插接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相互嫁接后,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受砧木、接穗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主要与其接穗母株接近,主根长度则与其砧木母株特性接近,但它们同时均受到砧木或接穗的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接穗母株特性相近,基本不受砧木影响。油菜地上部硼含量主要受接穗控制,同时受到砧木影响,而砧木硼含量与接穗关系较小。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各部位钙、镁含量无明显差异,嫁接对其亦无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9+195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嫁接嵌合体的性状表现 [J].
官春云 ;
黄见良 ;
李栒 ;
田森林 .
作物学报, 2006, (08) :1244-1247
[2]   瓜类蔬菜嫁接栽培及生理研究进展 [J].
杨伟力 ;
吴波 ;
周宝利 ;
孙周平 ;
崔红宇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3) :39-41
[3]   嫁接对蔬菜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郑阳霞 ;
钟宇 ;
李能芳 .
北方园艺, 2005, (01) :7-8
[4]   油菜中内源赤霉素嫁接转移研究 [J].
官春云 .
作物学报, 2000, (06) :975-976
[5]   转基因棉花高效定植方法的研究 [J].
王伟 ;
陈宛新 ;
朱祯 ;
徐鸿林 ;
高越峰 ;
吴茜 ;
朱玉 ;
郭仲琛 ;
李向辉 .
ActaBotanicaSinica, 1999, (10) :49-52
[6]   我国瓜类嫁接栽培进展及展望 [J].
蒋有条 ;
张明方 ;
孙利样 .
长江蔬菜, 1998, (06) :1-4+39
[7]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对缺硼反应的研究 [J].
徐芳森 ;
王运华 ;
李建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59-64
[8]   不同品种番茄嫁接植株间吸钾特性差异的研究 [J].
张春兰,张耀栋,吕烈武,朱建春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72-80
[9]   油菜的嫁接試驗 [J].
倪晋山 ;
湯玉瑋 ;
金成忠 .
科学通报, 1951, (06) :637-637
[10]   The effects of electric current on flowering of grafted scions of non-vernalized winter rape [J].
Filek, M ;
Biesaga-Koscelniak, J ;
Marcinska, I ;
Krekule, J ;
Machácková, I ;
Dubert, F .
BIOLOGIA PLANTARUM, 2003, 46 (04) :6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