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侗文使用的局限性和可行性

被引:1
作者
杨昌嗣
银军
机构
关键词
侗文; 拉丁字母; 农村; 出版物; 榕江县; 罗马字母; 已出版作品; 民族文字; 民族文化; 侗族地区;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1988.05.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侗文是解放后新创的十几种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在侗文的试行过程中,象对于新创的其它民族文字一样,众说纷纭,分歧甚大。现结合以往侗文试点和准广的实践,就目前侗文使用的局限性及其可行性问题,谈谈我们不成熟的意见。1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它分为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每个方言又各分为三个土语,以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侗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南部方言为标准方言。车江侗话有32个声母,56个韵母,15个声调中有9个舒声调和5个促声调。采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是在对侗语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8年创制的。它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贵州榕江车江的侗语语音为文字的标准音。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