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被引:29
作者
董红梅
黄岚
宋耀明
李爱民
晋军
武晓静
赵刚
耿召华
覃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研究所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循环内皮细胞计数; 内皮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研究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临床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浆中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86±168μg/L比349±172μg/L,P<0.01)、高敏C反应蛋白(6.15±1.75mg/L比1.53±1.64mg/L,P<0.01)、循环内皮细胞计数[(8.9±1.6)×106个/L比(2.4±0.4)×106个/L,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2.2±16.5μmol/L比77.3±21.0μmol/L,P<0.05)。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r=0.781,P<0.001)和一氧化氮(r=0.792,P<0.001)均呈正相关,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r=0.776,P<0.001)和一氧化氮(r=0.897,P<0.001)也均呈正相关,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68,P<0.001),血浆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与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0.951,P<0.001)。结论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相互协同作用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经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途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J].
朱惠莲 ;
侯孟君 ;
李燕 ;
郑佩英 ;
凌文华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4) :383-386
[2]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J].
陈学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04) :355-357
[3]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高润霖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2) :9-24
[5]   一种分离循环内皮细胞的新方法 [J].
杨映波,王正国,朱佩芳,刘怀琼,冯素珍,林水金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4, (01) :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