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岩石物理相“甜点”筛选特低渗透储层含油有利区

被引:34
作者
宋子齐
唐长久
刘晓娟
庞振宇
王瑞飞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 储层; 岩石物理相; 灰色理论; 综合评价指标; 地层参数; 含油有利区; 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储层具有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类型多样、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较大、流动层带复杂等特点,利用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甜点"筛选特低渗储层含油有利区。选用反映多孔介质地质特征的流动层带指标、储能参数、成岩综合系数、单渗砂层厚度、油层有效厚度、砂地比、渗透率、孔隙度、泥质含量及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等参数,建立了岩石物理相"甜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理论集成,综合上述储层渗流、储集特点及含油气与非均质的多种信息,利用Ⅰ类、Ⅱ类岩石物理相"甜点"圈定出含油有利区位置及分布范围,集中地反映出该区特低渗透储层含油有利区形成的地质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J].
段毅 ;
张胜斌 ;
郑朝阳 ;
吴保祥 .
地质学报, 2007, (10) :1407-1415
[2]   储层沉积-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参数演化的定量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J].
王瑞飞 ;
陈明强 .
地质学报, 2007, (10) :1432-1438+1451
[3]   非均质砾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为例 [J].
宋子齐 ;
杨立雷 ;
程英 ;
王楠 ;
丁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415-419+425
[4]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
[5]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研究——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J].
李海燕 ;
彭仕宓 ;
刘风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67-70+115
[6]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特低渗透储层的方法 [J].
宋子齐 ;
程国建 ;
杨立雷 ;
于小龙 ;
赵宏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95-599
[7]   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确定方法研究 [J].
宋子齐 ;
程国建 ;
王静 ;
路向伟 ;
潘艇 .
石油学报, 2006, (06) :103-106
[8]   特低渗透油气藏成岩储集相的定量评价方法 [J].
宋子齐 ;
王静 ;
路向伟 ;
于小龙 ;
杨立雷 ;
赵宏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21-23+104
[9]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
[10]   不同埋深条件下砂泥岩互层中砂岩储层物性变化规律 [J].
钟大康 ;
朱筱敏 ;
张琴 .
地质学报, 2004, (06) :86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