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以“解放兴趣”为旨归

被引:11
作者
赵小丽 [1 ]
蔡国春 [1 ,2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江苏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科研兴趣; 认识兴趣理论; 解放兴趣; 反思性实践;
D O I
10.16750/j.adge.2020.08.008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科研兴趣具有规范研究行为、激发研究热情、拓展研究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兴趣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个层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突出科研兴趣的价值引导,促使研究生从"技术兴趣"迈向"实践兴趣",最终生成"解放兴趣",并以"解放兴趣"为旨归,坚守理性研究,构建研学共同体,践行反思性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社会学的想象力.[M].赖特·米尔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高等教育理念.[M].(美) 巴内特 (Barnett;R.)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吴国盛; 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反映的实践者.[M].(美) 舍恩;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  
知识的不确定性.[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著;王昺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6]  
大学之理念.[M].(德) 雅斯贝尔斯;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  
探究的场所.[M].(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著;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刘放桐等编著;.人民出版社.2000,
[10]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导论.[M].佘双好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