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不同温度区微血管血流量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张栋
李林
马惠敏
叶翠飞
王淑友
付卫星
陈丁生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脑老化重点实验室!北京
[3] 首都医
关键词
大脑皮层; 温度; 微循环; 红外热像技术; 激光多普勒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8 [神经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 ; 071006 ;
摘要
目的:了解大脑皮层温度与微循环血流量的关系,研究皮层表面高低温形成的机理。方法:用皮层红外热像温度显示法在20只开颅家猫大脑表面选择高低温度点,并在其上使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测量仪进行血流量测量。结果:(1)皮层表面存在温度差,所选择的高温点平均温度为(34.83±1.08)℃,低温点为(32.28±1.19)℃,两者P <0.001;(2)在高温点上测量的微血管血流量为311±85.8,低温点上测量的微血管血流量为134±41.7,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01);(3)在硬脑膜和软脑膜上测量到的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皮层温度的高低与血流量有直接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针对皮层温度影响的皮层热像显示法研究 [J].
张栋 ;
傅卫星 ;
王淑友 .
针刺研究, 1999, (02) :146-152
[2]   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系的对照观察 [J].
张栋 ;
薛立功 ;
魏正岫 ;
高惠合 ;
唐洁人 ;
张祖萍 ;
温宝珠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99, (01) :81-85
[3]   大脑皮层的红外热像图显示 [J].
张栋 ;
傅卫星 ;
王淑友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 (03) :224-226
[4]   皮层红外热像显示法用于电针效应初步研究 [J].
张栋,王淑友,傅卫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4) :224-226
[5]   正常人体颜面温度分布及红外面像分析 [J].
张栋,高惠合,温宝珠,寿小云 .
激光与红外, 1994, (03) :52-56
[6]  
The effect of head cooling on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resultant neural damage to global hemispheric hypoxic ischemia in prostaglandin E 2 treated rats[J] . Jim Thornhill,Johanne Asselin.Brain Research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