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吕梅
刘兰英
利达
不详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年级博士研究生
[2] 国际教育学院
[3] 国际教育学院 江苏
[4] 江苏
[5] 年级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抑郁障碍/针灸疗法; 选穴; 行为科学; 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5.09.02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腧穴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7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氟西汀组)、针刺1组(“百会”“神庭”组)、针刺2组(“内关”“三阴交”组)和针刺3组(“百会”“神庭”“内关”“三阴交”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大鼠。以OpenField法和糖水消耗试验对照研究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行为学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在治疗21天后,各针刺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14天时,针刺1组糖水消耗增加和针刺3组的垂直运动评分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变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百会”“神庭”穴组或与“内关”“三阴交”穴合用,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频次的分析 [J].
吕梅 ;
王玲玲 .
针灸临床杂志, 2003, (08) :17-18
[2]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3]   EFFECTS OF IMIPRAMINE ON SEROTONERGIC AND BETA-ADRENERGIC-RECEPTOR BINDING IN A REALISTIC ANIMAL-MODEL OF DEPRESSION [J].
PAPP, M ;
KLIMEK, V ;
WILLNER, P .
PSYCHOPHARMACOLOGY, 1994, 114 (02) :309-314
[4]  
Reduction of sucrose preference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and its restoration by a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J] . P. Willner,A. Towell,D. Sampson,S. Sophokleous,R. Muscat.Psychopharmacology . 198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