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朱传武
彭康
许文学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2] 广东广州
来源: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
模型;
能量代谢;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4.04.24.zhuchw.015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 ,能量代谢方面指标选取血糖、乳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毛发相对黯淡无光 ,卷曲 ,精神萎靡 ,表情惊恐 ,消痰 ,肢体无力 ,摄食减少 ,手术伤口愈合迟缓 ,结果 :SG组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氯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 ;乳酸采用还原法 ;肌酸激酶采用酶藕连接测定法 ,乳酸脱氨酶采用连续检测法 (LD-L法 ) ;碱性磷酸酶采用连续性测法。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 ;SG组、APG组、NSG组大鼠血糖比NG组大鼠血糖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NSG组大鼠乳酸比NG组、SG组高 ,差异显著 (P <0 .0 1) ;SG组肌酸激酶比NG组、NS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SG组乳酸脱氢酶比NS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1) ;也较AP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AG组碱性磷酸酶比SG组、NSG组高 ,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采用多因素复合方法制作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 ,与中医证候比较吻合 ;同时能量代谢出现了显著障碍。从而为我们制作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动物模型提供了进行客观评价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02 / 60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