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药消渴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146例临床观察

被引:17
作者
倪青 [1 ]
姜山 [1 ]
肖月星 [1 ]
冯兴中 [2 ]
李建民 [3 ]
朱章志 [4 ]
刘敏 [4 ]
魏爱生 [5 ]
苏秀海 [6 ]
高天舒 [7 ]
胡筱娟 [8 ]
袁志敏 [9 ]
张效科 [9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2] 北京世纪坛医院
[3]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6]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7]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8] 陕西省中医医院
[9]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芪药消渴胶囊; 糖尿病肾病; 血糖; 血脂;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3.06.027
中图分类号
R587.2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R692.9 [其他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10 ;
摘要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共有224例DN患者完成观察,其中治疗组146例,对照组78例,在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芪药消渴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均每次2.4g,每日3次,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4h尿蛋白定量(UPQ)。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62%,对照组为7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比较,除主要症状中的溲赤以及血瘀症状中的胁痛、肢体疼痛、健忘外,其余症状的消失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各指标、血脂各指标以及肾功能、UAE、UPQ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以及肾功能、UAE、UP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药消渴胶囊能调节糖脂代谢,改善DN患者BUN、Scr、GFR、UAE及UPQ,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J].
张冬玲 .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03) :110-111
[2]   芪药消渴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J].
王艳 ;
侯建平 ;
王亚军 ;
孟建国 ;
黄淑凤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03) :48-49
[3]   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的影响 [J].
李国富 ;
刘婷 ;
包蓓艳 .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03) :193-196
[4]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趋势及对策 [J].
张路霞 ;
王海燕 .
中华内科杂志, 2010, (09)
[5]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47例 [J].
陈伟铭 ;
吉福亭 ;
张莉 .
现代中医药, 2009, 29 (06) :19-20
[6]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 [J].
倪青 ;
张效科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 16 (04) :33-35
[7]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邹洪斌 ;
张立 ;
杨立志 .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11) :2197-2198
[8]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