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影响氮磷利用的一些关键协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56
作者
孙波 [1 ]
廖红 [2 ]
苏彦华 [1 ]
许卫锋 [1 ]
蒋瑀霁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 协同机制; 氮磷养分; 转化和代谢; 信号网络;
D O I
10.13758/j.cnki.tr.2015.02.004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际是养分进入作物系统的门户,也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域。根际界面过程决定了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有效性,最终影响了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力。近年来,国内外在揭示农田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不同界面的养分转化、吸收和运输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影响土壤氮磷转化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子;研究了丛枝菌根系统形成的信号机制及其对氮磷吸收的基因调控机制;从信号网络、根系质子分泌和根构型的角度系统揭示了作物根系应对根际环境氮磷养分供应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未来针对根际氮磷高效利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土壤-根系-微生物不同界面的协同机制和调控原理,在根际微域和土壤团聚体尺度开展微生物食物网及其关键功能微生物分布格局和演替规律的研究;揭示根构型对根系–微生物协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养分缺乏条件下根内质子分泌和关键转运蛋白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机制;针对粮食作物,研究根系-微生物对话中已知信号物质(如独脚金内酯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和新的信号物质(小RNA)的网络作用机制及其对多养分协同代谢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气候、土壤、作物类型区,提出提高氮磷利用效率的根际生物调控途径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分枝的研究进展 [J].
王玫 ;
陈洪伟 ;
王红利 ;
刘克锋 .
园艺学报, 2014, 41 (09) :1924-1934
[2]   我国东部土壤氮转化微生物的功能分子生态网络结构及其对作物的响应 [J].
汪峰 ;
ZHOU JiZhong ;
孙波 .
科学通报, 2014, 59(Z1) (Z1) :387-396
[3]  
丛枝菌根共生体的氮代谢运输及其生态作用[J]. 李元敬,刘智蕾,何兴元,田春杰.应用生态学报. 2013(03)
[4]  
Expression Patterns of Nine Ammonium Transporters in Rice in Response to N Status[J]. LI Su-Mei 1 , LI Bao-Zhen 1,2 and SHI Wei-Ming 1, 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Agro-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ubtropical Region,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unan 410125 (China).Pedosphere. 2012(06)
[5]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代谢与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吉春龙 ;
田萌萌 ;
马继芳 ;
金海如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 (03) :303-309
[6]   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信号物质研究进展 [J].
王彬 ;
张金政 ;
刘新 ;
李敏 ;
刘润进 .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02) :263-268
[7]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J].
贺纪正 ;
葛源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71-5582
[8]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9]   植物中丛枝菌根形成的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J].
胡江 ;
孙淑斌 ;
徐国华 .
植物学通报, 2007, (06) :703-713
[10]   四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及种群分布 [J].
林启美 ;
赵小蓉 ;
孙焱鑫 ;
姚军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