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海绵体”的开发

被引:29
作者
韩煦 [1 ]
赵亚乾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海绵城市; 海绵体; 低影响开发; 洪涝灾害; 鹤壁; 白城;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城市洪涝灾害,中国颁布施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并设立了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基于试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海绵体"的有效供应途径。结果表明:"海绵体"的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海绵体"的有效供应途径有原生"海绵体"的保护、遭到破坏"海绵体"的修护和恢复、低影响开发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海绵体"建设用地与建设标准的确定。最后,分析了河南省鹤壁市黑臭水体整治修复、吉林省白城市低影响开发方案和重庆市建设用地与建设标准相结合的海绵城市建设实例,验证了城市"海绵体"开发建设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08 / 7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N].钟林翰;.吉林日报.2015,
[2]  
白城开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三年攻坚战.[N].高大伟;于凝;.吉林日报.2015,
[3]  
“海绵城市”对雨水“吸放自如”.[N].张亦筑;王华婷;.重庆日报.2015,
[4]  
海绵城市的重庆探索.[N].杨治洪;靳俊伟;张科;.中国建设报.2015,
[5]  
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弓亚栋.长安大学.2015, 02
[6]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 [J].
吴丹洁 ;
詹圣泽 ;
李友华 ;
涂满章 ;
郑建阳 ;
郭英远 ;
彭海阳 .
中国软科学, 2016, (01) :79-97
[7]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J].
赵鹏 ;
郑兰香 .
建设科技, 2016, (02) :64-65
[8]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鹤壁市海绵城市为例 [J].
周飞祥 ;
贾书惠 ;
王巍巍 .
建设科技, 2016, (01) :21-24
[9]   海绵城市技术在重庆山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J].
唐晓会 .
重庆建筑, 2015, 14 (12) :62-63
[1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重庆南山雨水管理方法研究 [J].
蒋真 .
重庆建筑, 2015, 14 (11)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