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碧玉岭铜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4
作者
王小红 [1 ]
杨合群 [1 ]
孙南一 [1 ]
李英 [2 ]
李金铭 [1 ]
李文明 [1 ]
赵国斌 [1 ]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长安大学
关键词
蛇绿杂岩带; 活动大陆边缘; 热水沉积岩; 碧玉岩型铜矿; 找矿标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碧玉岭铜矿区产出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其形成与中奥陶统幔源基性火山喷发活动间歇期海底热液喷流活动有关。容矿岩石为碧玉岩,属于含铁硅质岩类的典型喷流岩或热水沉积岩,是同生成矿阶段的主要产物。造山期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在断裂破碎带中再次富集成矿,因此矿体分布受喷流岩带与断裂破碎带双重控制。浸染状-块状硫化物矿化受碧玉岩层位与岩性控制,矿化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及矿物元素的组合异常特征,初步认为该区的找矿标志为:基性火山岩-碧玉岩-孔雀石、褐铁矿、石膏-Cu、Zn、Ba异常。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山地区与火山活动有关铜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浅析 [J].
王玉往 ;
王京彬 .
地质与勘探, 2005, (06) :37-40
[2]   重新认识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J].
张洪涛 ;
陈仁义 ;
韩芳林 .
矿床地质, 2004, (02) :150-163
[3]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义 ;
刘妍 ;
胡朋 .
矿床地质, 2004, (02) :176-189
[4]   斑岩铜矿的源岩或源区探讨 [J].
芮宗瑶 ;
张立生 ;
陈振宇 ;
王龙生 ;
刘玉琳 ;
王义天 .
岩石学报, 2004, (02) :229-238
[5]   北祁连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 [J].
杨合群 ;
宋忠宝 ;
王兴安 ;
李文明 ;
李长安 ;
赵东宏 .
西北地质, 2002, (04) :65-85
[6]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J].
何世平 ;
任秉琛 ;
姚文光 ;
付力浦 .
西北地质, 2002, (04) :30-40
[7]   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 [J].
龚全胜 ;
刘明强 ;
李海林 ;
梁明宏 ;
代文军 .
西北地质, 2002, (03) :28-34
[8]   北祁连山石居里沟富铜矿床成矿特征 [J].
杨合群 ;
李文渊 ;
赵东宏 ;
宋忠宝 .
地质与勘探, 2000, (06) :20-22+31
[9]   内蒙古月牙山蛇绿岩特征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制约 [J].
周国庆 ;
赵建新 ;
李献华 .
地球化学, 2000, (02) :108-119
[10]  
中国铜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黄崇轲等编著, 2001